发布日期:2025-05-25 13:03 点击次数:71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近日,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英东油区跃II5-23井连续管作业中,首次应用废旧推车式灭火器自主创新设计的连续管作业地面过滤装置,并成功安装于泵车上进水口处使用。该装置像一套多功能“净化器”,有效过滤连续管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杂质,解决了连续管作业易堵塞的技术问题。
多年来,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连续管作业过程中频遭“梗阻”困扰。曾在磨铣作业中,因杂质堵塞工具水眼导致工期延误,也曾出现因罐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堵塞油管,致使打桥塞作业失败,造成返工。
面对这一技术难题,今年初,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组建产业工人技术创新团队,利用废旧灭火器的坚固外壳和内部结构,经过精心设计和改造,使其成为能够高效过滤连续管作业中产生的各类杂质的装置。团队充分考虑了灭火器原有的耐压、耐腐蚀特性,以及其便于移动和安装的优势,确保改装后的过滤装置既实用又便捷。
经过26天技术攻坚,根据过滤需求,在报废的35公斤推车式灭火器内加装了4层孔径为20mm到2mm高精度滤网系统,将其改造成连续管作业地面过滤装置,通过不同级过滤机制,有效拦截不同粒径的杂质。同时,为了适应泵车的工作环境,增加了防震、防水设计,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此外,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过滤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改装完成的过滤装置安装在泵车上进水口处,与泵送系统无缝对接。经现场试验论证,该装置能够有效拦截连续管作业过程中产生不同粒径的木质、胶质等杂质颗粒,拦截率达80%,且安装时间不超过5分钟。目前,该装置已进入全面推广应用阶段,单井作业效率显著提升,预计每年可节省作业成本40万元,有效减少连续管地面作业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周边环境污染风险。
近年来,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广搭平台,细化措施,青海油田成立了10家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联盟活动,探索更多废旧物资的高效利用途径,引领带动更多的产业工人围绕生产环境、立足作业现场,以攻关项目为“练兵场”。同时,推进“技术+人才”队伍培养模式,让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在突破技术创新瓶颈过程中积累实战经验、锤炼本领,形成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推动“产业改革”走深走实。
下一篇:没有了